「痠」覺 "Sng"ception的發現

--原來痠與痛是不同的感覺,「痠」物理治療可以怎麼幫忙呢~    

撰文/ 陳奕叡 物理治療師  

(版權所有,如欲轉載請來信告知)

大家口中提及的痠痛,究竟是「痠」還是「痛」,臺灣中研院告訴您

以下資訊及圖片整理摘錄自中研院網站

       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陳志成特聘研究員團隊,發現「痠」和「痛」,其實是不同的感覺(症狀),誘發的神經並非痛覺神經,而是本體感覺神經,論文於2025年1月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《科學前緣》(Science Advances)。

       研究團隊發現本體感覺神經就是種痠覺神經痠覺神經的過度活化,才是造成慢性痠痛的主因。當組織受傷、缺血、發炎,會產生組織酸化、氫離子濃度的增加,會刺激本體感覺神經,進而誘發痠感而非痛感。

       團隊首創造 Sngception (痠覺)這個名詞,Sngception 的字首 Sng 是臺語「痠」的羅馬拼音,由於語言文化的差異,「痠覺」不同於「痛覺」的概念,只有在漢藏語系才有,其他西方語系或阿爾泰語系(日、韓)都將、痛視為「痛」,Sngception名詞往後將繼續被沿用下去。

       痠覺神經的發現,為不同的臨床症狀提供神經學的基礎,止痠藥物或其他臨床處置方法可能為生醫、醫學界下一個發展方向。

物理治療如何幫忙

面對,物理治療介入的方向將針對源頭,也就是組織酸化,受傷、缺血、發炎來做根本性的改善。

徒手治療針對肌肉、筋膜、關節囊等,以徒手放鬆、按摩、伸展、關節鬆動等手法,以促進組織循環,改善彈性,緩解沾黏,增加活動度,加速受傷組織修復。

運動治療:

針對受傷組織設計適量的復健運動,給予組織刺激加速其修復,同時促進血液循環。

訓練較弱或失衡的肌群,提升肌肉穩定性,改善姿勢,減少肌肉疲勞、維持血液循環、肌肉彈性。

伸展:透過動態或靜態伸展活動、延伸肌肉,增加肌肉彈性,改善循環。

姿勢矯正: 長期不良姿勢會導致部分肌肉過度負荷,導致組織缺血或發炎,在工作或日常生活中盡可能維持良好姿勢減少軟組織疲勞。

適當休息:受傷組織修復需要時間,除了復健、訓練外,適當的休息也很重要,避免過度使用造成二度傷害。

參考資料:

https://www.ibms.sinica.edu.tw/ch/news/2025-535.html

https://www.sinica.edu.tw/News_Content/557/2894

Cheng-Han Lee et al. ,A role for proprioceptors in sngception.Sci. Adv.11,eabc5219(2025)

以上衛教資訊出自中研院網站及研究文獻,正確的訓練及治療方式請諮詢專業的物理治療師,減少傷害發生

新衡物理治療所 關心您

【新衡物理治療所】            診所電話:02-2362-3936     診所地址:106 台北市大安區溫州街52巷19號1樓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聯絡信箱:bohilin@hotmail.com /  newbalancept@gmail.com     

【知澄國際健康有限公司】公司電話:02-2935-0792     公司地址:106 台北市大安區溫州街52巷19號1樓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聯絡信箱:zealous@nbptclinic.com.tw

 

知澄國際健康有限公司& 新衡物理治療所 ● 版權所有 2017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