膝蓋退化性關節炎

新衡物理治療所  賴佳宏,蒲相霖 物理治療師

骨關節炎在初期除了電療、熱敷、藥物等治療方式之外,更重要的是運動治療的應用,或許能避免病情發展到關節置換的地步,更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功能。

 

  骨關節炎(Osteoarthritis)又稱退化性關節炎,是關節軟骨流失的一種疾病,往往會有關節僵硬、疼痛等症狀,有些臨床工作者和學者認為,關節軟骨的流失不應該稱為關節發炎,應該叫做「關節變性(Osteoarthrosis)」,原因是這類的病人經過抽血檢驗之後,往往沒有在該處發現關鍵的發炎因子。

 

關節變性與年紀、關節使用的情況以及關節穩定度有關。

  1. 年紀: 隨著年紀的增長,關節使用的時間也隨之提升,同時肌肉量也會隨著年紀而流失,若沒有健壯的肌群支撐關節,關節變性的機率便會提升。

 

  1. 關節使用情況: 是否有適當的刺激關節?關節軟骨和滑液囊可以在不損毀骨骼系統的情況下,吸收正常重量的活動所造成的衝擊,另外關節軟骨缺少了血管,所以養分的供給必須透過關節活動時的變形將養分擠進去關節軟骨。

 

  1. 關節穩定度: 關節的慣性不穩定會造成關節組織的異常負重條件,使得關節軟骨以及纖維軟骨的表面受損、脆化,同時也會流失關節的蛋白多醣,導致關節的避震、緩衝能力下降,而受損的關節表面也會表現在關節的不穩定上。

 

  關節變性是可以透過運動治療去治療甚至是預防的,經過治療師的評估之後,給予患者適合的活動等級,並且找到關節失衡的肌群,給予相對應的徒手放鬆和運動訓練,並增加關節的穩定度,也讓關節在適合的活動下有充足的養分供應,對於病情發展的控制和關節的健康度都是很有效的治療方法。

 

  治療實例

  有一位七十多歲的女性病患在約一年前開始,只要走超過10多步膝蓋就會產生不適感,經過醫生診斷後是退化性關節炎。在不願開刀的前提下,進行10個月的電療、熱敷等治療,仍無法大幅改善走路狀況。

  該女性病患在第一次物理治療評估中,發現雙側小腿過度緊繃,以及大腿、小腿的肌力不佳;由於體型微胖與下肢肌肉緊繃,兩者會讓下肢肌肉的使用狀況惡化,影響到關節的承載狀況進而產生疼痛感

  在首次治療中放鬆小腿後側肌群後,該病患起主觀即有走起路來變的很輕而且沒有疼痛感,完成首次治療後建議兩項居家運動,小腿伸展與股四頭肌肌力訓練,隔週接續治療時,該患者已能在走一整天膝蓋都不會有不適感。

 

結論

同樣的疾病診斷下,有不同因素會影響每個人的症狀嚴重程度,因此也有不同的對應治療方式,如果治療過程中症狀已無明顯改善時,或許可以跟醫師或物理治療師討論是否有不同的方法,而運動治療會是在家就可以進行的治療方法。

 

【新衡物理治療所】            診所電話:02-2362-3936     診所地址:106 台北市大安區溫州街52巷19號1樓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聯絡信箱:bohilin@hotmail.com /  newbalancept@gmail.com     

【知澄國際健康有限公司】公司電話:02-2935-0792     公司地址:106 台北市大安區溫州街52巷19號1樓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聯絡信箱:zealous@nbptclinic.com.tw

 

知澄國際健康有限公司& 新衡物理治療所 ● 版權所有 2017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