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密假跨髖-建立自信且健康的體態
台灣大學物理治療系 實習物理治療師 李若頤
新衡物理治療所 指導物理治療師 蒲相霖
(版權所有,如欲轉載請來信告知)
「為什麼我的腿看起來總是很短,身材比例像五五身?」
「臀部與大腿根部的凸起,讓下盤看起來浮腫,還有屁股變大的問題,有沒有辦法改善?」
上述問題中,有一部分是所謂的假跨寬(髖);假胯寬讓許多人感到困擾,網路上有許多針對假胯寬的運動影片,但為什麼跟著做一陣子仍然不見改善?看遍眾說紛紜的文章後,仍然感到困惑。今天,我們將以物理治療的角度來了解假胯寬。
這種外型通常被稱為 hip dip(臀部凹陷)或 saddle bag(馬鞍臀),由於沒有特定症狀,在醫學上並沒有正式的名詞或診斷來描述這種現象。
從解剖上來看,由髂骨(ilium)、坐骨(ischium)和恥骨(pubic)所組成的髖骨(hip bone,如圖一),為實際上真正「胯」的位置,視覺上應位於腰際與大腿之間,也就是所謂的真胯寬(如圖二右)。
圖一:髖骨
所謂的假胯寬是指最寬處位於大轉子(如圖二左),這樣的體型特徵會讓整體視覺效果顯得臀部位置較低,且腿部顯得較為粗壯。其形成原因常見有:
現代人常見的情況是因為久坐少動,日常活動姿勢不良,導致股骨頭內轉及內收肌緊繃,而臀外轉肌長期處於無力狀態,無法正確支撐股骨頭,最終形成假胯寬。
圖二:
除了調整日常姿勢,更重要的是透過正確的運動來進行根本改善,臀部、大腿肌肉的伸展及肌力訓練都相當關鍵。
訓練
簡易居家運動的入門肌力訓練的包含橋式及蚌式,每個動作可做10到15下,執行3到5組,過程中需保持平穩呼吸,並以做慢、動作標準為目標,如下圖三所示:
圖三:
伸展
髖部緊繃肌群的放鬆,也可以透過伸展進行改善,整個髖部肌群都可以定期伸展,如髖的屈肌、伸肌、外轉肌與內轉肌等,其中髖內轉肌可加強伸展,即顯著增加伸展組數與次數。緩和的簡易伸展可於正躺姿勢下,足底相對、膝蓋彎曲,讓重力慢慢將髖帶外轉,如下圖四所示:
圖四:
徒手介入
除上述居家運動外,也可以藉由徒手調整肌筋膜張力及髖關節位置。因每個人導致假胯寬的原因不盡相同,有些人可能會嘗試透過按摩或整骨來改善,不過更重要的是找出源頭原因,配合定期且適當伸展、肌力訓練及運動,才能達到長期效果。
由於假跨寬仍存在不同原因,若是上述運動無法改善,建議尋求物理治療師服務,進行個別化評估,並根據評估結果提供適當的介入及居家運動指導,這樣才能更有效且安全地處理假胯寬問題。
參考資料:
以上衛教資訊出自研究文獻,正確的訓練及治療方式請諮詢專業的物理治療師,減少傷害發生
新衡物理治療所 關心您
【新衡物理治療所】 診所電話:02-2362-3936 診所地址:106 台北市大安區溫州街52巷19號1樓
聯絡信箱:bohilin@hotmail.com / newbalancept@gmail.com
【知澄國際健康有限公司】公司電話:02-2935-0792 公司地址:106 台北市大安區溫州街52巷19號1樓
聯絡信箱:zealous@nbptclinic.com.tw
知澄國際健康有限公司& 新衡物理治療所 ● 版權所有 2017